日期:2025-07-09 08:52:08
皎然的《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中一句“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道出了茶的孤独与高雅。
千年之后,茶香依旧在岁月中流转,并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知音。7月4日,第10届中国(太原)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此次盛会以“十年茗聚,茶启新章”为主题,于全国茶产业的浩渺格局中,精心构筑起一座集产品展销、品牌推广、商贸洽谈于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
7月6日,一场名为“西湖工夫·龙井三宝”的主题茶会如约而至,为这场茶界盛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杭州万虎茶叶有限公司带着其匠心独运的技艺结晶——“龙井三宝”龙井绿茶、龙井红茶、龙井白茶惊艳亮相。三宝齐聚,如同西湖四季的缩影,将龙井的万千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剩余91%公开资料显示,杭州万虎茶叶有限公司扎根于美丽的杭州西湖区龙坞茶镇,这里是杭州市政府认定的西湖龙井茶原产保护基地,生态环境堪称一流。龙坞茶镇作为唯一一个茶产业省级特色小镇,是全国“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活”的集聚创新之地,也是西湖龙井茶产量最大的产区。
杭州万虎茶叶有限公司以龙坞为基地依托,是一家集茶叶生产、销售、文化交流、茶园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其产品经营以西湖龙井、西湖工夫白茶、西湖工夫红茶、茶科技产品为主。一直以来,公司充分利用西湖龙井原产地茶叶品种优势,传承古法制茶技艺的精髓,创新工艺,与时俱进,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产品。
世界晋商网注意到,杭州万虎茶叶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万虎是著名晋商,曾先后获得“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炒茶技师”、“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中国佳茗大使”等荣誉称号。
▍茶乡学艺,匠心制茶
张万虎,1974年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儿时家境并不富裕,他记忆中的茶,只有父亲手中那被红茶染黑的大茶缸。
1990年3月,17岁的张万虎第一次坐火车经过钱塘江,壮阔的江面让他深受震撼,也让他对杭州这座城市充满向往。怀揣着梦想,他来到杭州求学,希望在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中闯出一片天地。
初到杭州,张万虎凭借勤工俭学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他先是在西湖风景区摆摊卖茶叶和胶卷,后来租了商铺卖茶叶,生意逐渐扩大,又开起了茶馆。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积累了财富,也对茶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逐渐爱上了茶产业。
1992年,他在求学期间了解到杭州不仅有西湖龙井绿茶,还有九曲红梅红茶,这让他对红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萌生了制茶的想法,从此在心中埋下了投身茶界的种子。
从杭州市第八职业学校毕业后,张万虎用兼职挣来的钱在西湖边开了第一家花店,生意兴隆,很快他又开了第二家。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和勤奋努力,他成为同龄人中的万元户。每年西湖龙井新茶上市时,他都会到茶区为父亲寻找好茶。
▍五年磨一剑,千茶炼一茗
源于为父亲制作养胃红茶的初心,张万虎用了五年时间研发西湖工夫茶,期间耗费了数千斤茶叶。
他从西湖龙井最珍贵的明前茶入手,年复一年地从茶山上采摘鲜叶,不断尝试、改进——摘了炒,炒了尝,尝了扔,投入了大量金钱。研发过程中,他面临红茶酸度与涩度的矛盾,二者相互制约,必须找到最和谐的平衡点,才能达到理想的口感。
尽管过程艰难,但张万虎凭借对红茶的信心坚持了下来。他坚信茶叶作为世界公认的健康饮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其消费市场将远超其他饮料,尤其是红茶在中国的消费潜力巨大,且消费群体已从传统的中老年向年轻人扩展。
为了攻克制茶技术难题,张万虎走遍了中国的各大红茶产区,深入居住在深山的茶农家中,一待就是数日,与茶农交流学习。2012年秋季,他基本解决了所有技术问题,经过众人品尝后,这款茶获得了“口感好”的评价,那一刻,张万虎的喜悦无以言表,他的西湖工夫茶终于问世。
2013年,张万虎注册成立了“杭州万虎茶叶有限公司”。彼时,杭州旅游的三大“件”——茶叶、丝绸、珍珠,正值发展高峰,张万虎穿梭于杭州周边的各大茶叶产区,作为“外来人”,他不畏麻烦,反复与当地茶农沟通,逐步赢得他们的信任。
公司成立后,张万虎为其制定了全方位的发展规划,从公司架构、投资建厂、展厅设计,到茶叶命名、包装设计,甚至包装上的诗词,都亲力亲为。
他为茶叶取了众多富有诗意的名字,如“西湖问梅”“西湖寻梅”“西湖傲雪”“西湖雀舌”等,五十多个名字皆出自他之手。尽管“西湖”二字因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难以注册,但张万虎凭借其独特的品牌理念,成功让“西湖工夫茶”成为商标,仅此一项就为品牌增添了巨大的价值。
“西湖工夫茶”于2014年正式注册,其名称中的“工夫”二字,与“功夫”虽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工夫”代表制茶工艺的高超,而“功夫”则侧重于泡茶技巧。
“西湖工夫茶”在专业领域屡获殊荣,2013年,杭州万虎茶叶有限公司在第8届亚洲品牌盛典上荣获“亚洲名优品牌奖”。2014年,在第四届全国武林斗茶大会暨首届中国茶奥会上,“西湖工夫茶”获得“参斗上品茶”证书,张万虎本人也被授予“中国佳茗大使”称号。同年,以“西湖工夫茶”为主题的微电影《一曲茗恩》在中国平遥微电影节上荣获“金奖”。
2015年,“西湖工夫茶”取得专利后正式推向市场,凭借其优异的品质,迅速占领了多个销售渠道,获得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如今,西湖工夫茶已拥有五十个单品,张万虎还为其打造了专属的“西湖虎跑”桶装水,力求做到好茶配好水。
据了解,“西湖工夫茶”采用西湖龙井原产地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制作工艺极为精细,采摘时间限定在每年清明前后,要求茶农严格遵循标准姿势和动作,采摘的鲜叶需无柄蒂、鳞片、鱼叶、碎片等杂质。制作一斤“西湖工夫茶”需4万至6万颗芽梢。鲜叶采回后,根据采摘时间和天气情况进行分级,分为精品、特级和一级三个等级。
在制作工艺上,“西湖工夫茶”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技术。萎凋阶段,鲜叶被放置在通风的竹帘架上自然萎凋;揉捻环节,制茶师傅根据原料等级手工揉捻,确保条索紧结且芽锋完整;发酵过程则结合了传统工艺和张万虎的独创技艺,赋予茶叶独特的香醇。烘焙阶段,采用专置烘焙机,使茶叶条索紧细匀称,色泽光润。最后,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去除杂质,形成上等的“西湖工夫茶”。
▍重铸晋商“万里茶道”
在近代,一位名叫刘峻周的中国人沿着古丝绸之路,把茶叶从宁波港带到格鲁吉亚的巴统港,并培植出适应当地气候、品质优良的中国茶新品种,被誉为“格鲁吉亚茶王”。120多年后,张万虎沿着先辈的足迹,续写了中国茶在格鲁吉亚的新篇章,留下晋商新足迹。
2016年初,循着刘峻周的“海上茶路”,张万虎再次来到格鲁吉亚。在该国古老的伊梅列季亚茶园,一位“茶痴”古耐儿先生告诉张万虎,这里种植的是120年前的茶树苗,占地1300多亩,但当地人不会采茶,也不会制茶,许多年轻人甚至不认识这是茶树,误以为是野草。
张万虎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商机,决心修复百年老茶园,引入适合当地气候的新品种,推广现代生产和加工技术,并传授西湖工夫茶技艺。2016年4月,张万虎带着国内制茶先进技术和一批技术人员远赴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茶园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亲身测验。
2017年5月,中国与格鲁吉亚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18年1月生效,这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及自贸区战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8月,6500多公斤成品茶“龙井金汤”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漂泊,从黑海沿岸的格鲁吉亚运回浙江宁波港口。张万虎及其团队制作的茶叶通过了德国GBA国际质检,SGS检测194项农残未检出,品质卓越。张万虎也因此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位“形象大使”,格鲁吉亚晋商会会长。
2017年9月,杭州一茶集团成立暨首届格鲁吉亚茶中国品鉴大会在龙坞茶镇隆重举行。与会者对“万虎茶叶”和“西湖工夫茶”走出国门、传播中国茶文化和杭州茶都形象所取得的成绩一致给予好评。
数据显示,2017年,张万虎重新经营的“刘茶”园红茶以及花茶、砖茶出产量达10吨,基本在格鲁吉亚国内销售,其中包括“雪域精灵”“蔷薇密语”“巴统热恋”“高加索之恋”“美奇奴”等十多个自主系列的高、中端红茶、花茶品牌。
2018年3月,龙坞茶镇九街盛大开街。在九街黄金地段的121号楼,张万虎的“一茶集团·万融堂”正式入驻。门楣上方的“WG1893”标识,寓意着“万国”(WG)发展之路,纪念格鲁吉亚“刘茶”园始创于1893年。张万虎通过杭州一茶集团将中国茶与格鲁吉亚茶链接在一起,推动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在渠道拓展方面,张万虎展现出前瞻性思维。十多年前,线上购物刚刚兴起时,许多企业认为线上线下水火不容,但他坚信“线上线下一体化”是未来趋势。他通过产品分级,将适合不同渠道的产品精准投放,实现了线上线下相互补充。近年来,张万虎更是积极拥抱抖音电商等新兴平台,让“西湖工夫茶”这一传统品牌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西湖龙井这一传承已久的品类有了新的模样。
▍五台骄子,反哺情深
“饮水思源”是山西人张万虎对家乡回馈与感恩。作为新时代杰出的晋商代表,张万虎始终心系家乡山西的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晋商的责任与担当。
2016年11月24日,在浙江省山西商会的换届会议上,张万虎以全票当选为该商会第二届会长。同年,在第八届(中国)晋商年会上,张万虎被评为“2016百名优秀晋商人物”。
2016年11月,在山西品牌中华行项目签约仪式上,张万虎同山西忻府区人民政府代表孙晓磊就建设忻州市茶博城对接项目进行了签约,投资额达到30亿元。
据了解,忻州市茶博城占地200亩,以茶为主的一站式茶消费MALL,专为国内外茶商、茶企和科研机构量身定制,新建20席花园式独栋、类独栋商务会所群,包含交易大厅、精品店、茶叶博览,茶艺表演、茶主题餐厅、商务办公、大型冷库、停车场等功能区。
2017年8月17日,张万虎代表浙江省山西商会与山西省永济市签订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彼时,张万虎对永济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浙江省山西商会将立足商会优势,进一步推介永济,并将江浙一带的先进思想理念带进永济,组织更多的企业来永济投资合作,助力永济再创辉煌,实现互利共赢。
同年11月21日,大同市招商局局长等参加浙江省企业家代表团来晋投资考察对接座谈会,同浙江山西商会会长张万虎协助大同市在杭州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的有关事宜达成意向。12月10日,在临汾市(晋都曲沃)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召开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会见浙江山西商会会长张万虎等客商代表。
2019年3月22日,浙江省山西商会会长、重走海上茶路的新晋商、杭州一茶集团董事长张万虎被评选为2018年度山西十大“三农”新闻人物。2019年8月8日,“长江经济带山西商会联盟(贵阳)会长联席会”在贵阳市举行,浙江山西商会会长张万虎当选“长江经济带山西商会联盟”副主席。
通过投资建设忻州市茶博城、协助多地招商引资、推动浙晋合作等一系列举措,张万虎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和晋商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重境界,一盏东方
在第10届中国(太原)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杭州万虎茶叶有限公司带来的“龙井三宝”——西湖龙井绿茶“玉琮王”、龙井红茶“天上味”、龙井白茶“玉琮纪念款”,三款茶同根同源,却各具特色,展现了西湖工夫的匠心与传承。
西湖龙井绿茶“玉琮王”,取自明前鲜叶,经传统十大手法炒制,嫩芽在杯中舒展,茶香袅袅,鲜爽甘醇。其茶罐设计灵感源自良渚文化玉琮王,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记忆,是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这不仅是一杯茶,更是一段可触摸的文明记忆。
龙井红茶“天上味”,以龙井群体种鲜叶为原料,经过数百次试验,精准控制发酵程度,化解红茶常见的酸涩,保留龙井特有的鲜灵山韵。汤色金黄如琥珀,花香蜜韵,喉韵绵长。它诠释了“云水烹茶天上味,竹林品茗林下风”的意境,是西湖工夫“以茶传情”的初心。
龙井白茶“玉琮纪念款”,源自西湖龙井群体种老茶树,不炒不揉,尽显自然之美。茶汤蜜色透亮,三年蜜韵,七年药香,十年如琉璃金。这款白茶是西湖工夫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名定制的限量珍藏款,镌刻着西湖的岁月印记,是传统技艺的革新与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款茶,同根同源,却因匠心演绎出三重境界。手掌与铁锅的对话,是“两个巴掌的温度”;土地与天空的诗篇,是“云水烹茶天上味”;过去与未来的盟约,是“永久贮藏的时光”。
发布于:山西省七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